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思想也得到解放,离婚这两个字,不再是羞于说出口的词。在离婚时一方以“忠诚协议”来主张违约方“尽身出户或赔偿巨额”的情况也增多,那么“忠诚协议”是否有效呢?
近日,一些艺人的婚姻问题引发网友的关注,持续占据热搜榜,我们在里面也发现了“婚前协议、转移夫妻共同财产、忠诚协议等相关法律问题,无疑这些又再次成为我们热议的话题。
一纸”忠诚协议”,承载了很多人为了应对婚姻中的“变化无常”时的寄托和希望,希望婚姻中除了“满地的鸡毛”还有真实的感情,希望通过这一张纸能给自己心里的多一份慰藉,希望在感情走到尽头之时还能在财产上获得些许的保障。但,我们真的了解忠诚协议吗?忠诚协议是什么?忠诚协议是有效还是无效呢?
小编曾经在卫生间听到的这样一段对话,引发了自己对于”忠诚协议的困惑。
小丽:“气死我了,我朋友和她老公结婚到现在还不到三年,就在他手机上发现了酒店开房记录,哭着和我说她老公出轨了!”
小美:“不可能吧!我见过她老公几面,看着很老实啊,谁都能出轨,他,不能吧?”
小丽:是呀,我朋友也不相信他老公会这样做,但确实实锤了,现在为了离婚分财产吵的不可开胶了......”
小美:确实呢,离婚不就是财产和孩子嘛,孩子他们没有,就是房子、车子了。不过我之前有听别人说结婚之前可以签‘忠诚协议’,这样一旦他做了什么违反协议的事儿,我也不害怕了。”
忠诚协议真的是“压舱石”吗?有了它就真的不害怕了吗?
你是不是也和小编一样,在浏览器输入“忠诚协议”,界面上弹出了形形色色的各种回答:“忠诚协议是有效的.”,“忠诚协议无效,没有法律效力”看着这些回答,当时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所以,小编在查阅相关资料和案例整理之后,以忠诚协议是什么、忠诚协议效力这两方面展开,解除我们的困惑。
一、忠诚协议是什么?
“忠诚协议”,是男女双方在婚前或婚后,自愿制定的有关在婚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恪守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所倡导的夫妻之间互相忠实的义务。如果违反,过错方将在经济上对无过错方支付违约金、赔偿金、放弃部分或全部财产的协议,现实中还有以悔过书、保证书、“空床费”等形式存在。
“忠诚协议”从性质上来说:属于情感道德范畴,即:是否按照此协议履行,是由当事人依照诚信原则,受社会道德约束而自觉履行的,法律对此类协议的签订是不禁止、不赋权。
二、忠诚协议的效力
(一)、根据忠诚协议中涉及的法律关系判定
一方面,在忠诚协议中,一般会涉及两方面的内容: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例如:一方违反协议约定,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权的归属等。身份关系具有特殊性,一般不能直接由双方自由约定,而是要依照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来处理。
因此,如果忠诚协议限制了人身关系,影响了子女的合法权益,比如“出轨方自动丧失子女抚养权和探望权”,这些条款很有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另一方面,若是涉及财产分割,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若协议中关于财产关系的条款太苛责,例如“出轨一方尽身出户”或“赔偿100万”,这些约定较一般人的正常情感来说太过严苛,过于加重对方的责任,一般也会被认定为无效。其次,忠诚协议实质上属于情感、道德范畴,违反忠诚协议一方是可以依据该协议,心甘情愿净身出户或赔偿若干金钱,为自己的出轨行为付出经济上的代价。但是支付后又反悔的,法院是不支持的。
(二)、根据订立协议时,约定“违约责任”的实际目的判定
在签订该协议时,协议中会附加违约方的责任,若该“违约责任”是为了离婚时过错赔偿,那么忠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离婚之时可进行过错责任划分和赔偿时的依据,是夫妻离婚协议的组成部分,具有法律上的效力。
综上所述,对于忠诚协议的效力,我们是不能单一的去认定它有效还是无效,而是应当从忠诚协议涉及的法律关系和约定“违约责任”的实际目的来综合判定。
最后,小编想说,忠诚协议是一张废纸还是婚姻保护锁,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内心是怎么看待,但婚姻重要的是“人”而不是这一张协定,婚姻是两个人一起朝着一个方向共同前行,是法律和道德共同约束下,心连在一起,劲用在一起,两人一起走向充满希望的路。